第(2/3)页 但万一呢? 还是得严肃对待,认真去找!!! 沉默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良久,一人突然惊呼道:“老师,这位工师的陪葬文书里写着,昔督南天门工事,见铜人持炬登天!” “什么?” “这里还有!” “天门高九丈九尺,以陨铁为基,内置机关三千?” “……?” 接下来的数日时间里,不断有人从一些地方官员、士绅、方士、甚至普通百姓的日记、书信、札记等个人文献中,查询到一些蛛丝马迹。 出土的秦代某贵族的竹简日记中,记载:咸阳来使,携天工数十,于骊山北立巨构。夜半,见银衣者攀柱而上,入云而隐……使者戒曰:“此乃陛下通天之途,不可妄言。” 某方士的玄秘札记也有记载:遍寻古籍,终在《云台异志》残卷中,窥见上古奇术端倪。 书中所载登云之术,需以玄铁铸巨柱,引日月精华贯于其中,柱身刻星斗符文,便可借天地之力,托举凡人直上九霄 。而 “天门之境”,乃云雾深处的朱红宫阙,门悬璇玑,缀以夜光神珠,守以金甲神将 。 据言通过登云之柱,穿过天门,便能得见仙人,习得长生不老之法。 吾观星象,近日紫微星旁现异象,恐与此秘术相关。 若能破解其中奥秘,必能参透天地造化,成就不世之功! 有一处秦代村落遗址中,一封农妇写给戍边丈夫的家书也提到:近日乡里传言,骊山夜有天火落下,里正严禁谈论,违者罚作苦役…… …… “银衣者攀柱而上?入云而隐?” “通天之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