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使用 LiBH4来预锂化硅负极,ICE已经达到 89.1%,循环 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还能达到 83.6%,比第一阶段突破很大。” 许青舟望着电脑上的数据图,微微点头。 赵教授笑呵呵地说:“多亏你那边给的反馈。” “通过你上次的分析结果,我们在电池中预先添加一定量的 Li+来弥补因为硅的体积效应而破坏的 SEI膜的形成而造成的锂损失,经过几轮测试,已经证明能有效提升首次库伦效率和电池寿命。” “能发挥作用就好。”许青舟说。 赵教授从抽屉里取出硬盘,递给许青舟。 “这个硬盘里边,除了实验数据外,还有相应的关于电池预锂化技术、电解液添加剂开发和硅碳复合材料的最新资料,你可以拿回去看看。” 许青舟感谢,顿了顿,又说道:“教授,这些天看了不少锂离子电池的资料,还没实操过,这边” “实操?好说。”赵教授想了想,直接说:“刚好我们正准备做c组33号样品,你来试试吧。” “谢谢教授。” 制备电池材料比BiBQ晶体危险系数高很多,许多原料都带有腐蚀性,炸的概率虽然比较小,但如果操作不慎,把某些溶剂溅到设备上会非常麻烦。 赵教授能一口答应,说明真的算信任许青舟了。 “瞎客气,是我们该谢你。”赵教授笑着,停顿一下,道:“我就在旁边看着,你有什么问题随时问我就可以了。” “没问题。” 许青舟很快就拿到标志有C201570633的材料单,穿上备用白大褂,戴好护目镜,实验开始。 把改性处理后的硅粉、导电剂、黏结剂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溶剂,通过搅拌机充分搅拌,制成均匀的负极浆料。 有条不紊,每个流程都相当标准。 赵教授看得有些吃惊,太熟练了,就比如在硅纳米粉的称量上,即便是他都不能保证可以一次性取出原料表标注的量。 所以,这就是天才? 干燥与压实. 和正极材料组装,即将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加装Celgard隔膜这时已经形成电芯的基本结构。 接着,注入含有六氟磷酸锂的碳酸乙烯酯电解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