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每个月,他们的邮箱里边都会收到无数怀着top5梦想的投稿。 “基于跨市场流动性共振的特斯拉股价脆弱性分析与高频做空策略?” 茱莉亚看到论文题目,顿时愣了愣,哑然失笑:“做空特斯拉,挺大胆的想法。” 她还真没怎么放在心上,这么宏大的课题可不是一两个人能做出来的。 这极其有可能是为了吸引眼球标题党。 宋瑶。 当看到投稿者名字,茱莉亚略微有些疑惑,也稍微认真了点,“来自哈佛,哦,是莫顿教授最得意的那个学生。” 在此之前,期刊已经收录过两篇这个来自夏国的姑娘的论文,写得非常好,每一篇都令人眼前一亮。并且,在旧金山交流会上见过一面,很有天赋的一个孩子。 现在,大家都在说经济学这个领域对年轻人不友好,这是事实。 对于经济金融的东西,好像谁都可以露两手,看似门槛低,但这也意味着隐形门槛高。 经济学领域很吃经验,这恰恰是年轻人所欠缺的东西。 如果是宋瑶的话,这篇论文应该还是有些东西。 “二作是许青舟?是那个菲尔兹奖得主?” “许青舟?同名的人吧。”同事在一旁搭话,不确定地说道。 茱莉亚点开论文。 【摘要:特斯拉股价存在基于“订单簿-社交媒体-期权市场“三体共振的脆弱性,高频交易者可通过精准流动性猎取(误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