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京都材料研究所。 办公室里,许青舟指尖轻轻扣着桌面,思绪逐渐发散。 他曾经在设计超导薄膜的方案时,一共做了三个方案,前两个已经让超导薄膜的性能提升到世界顶尖水平。 最后一个方案:自修复纳米空腔。 可以参考月球极端环境稳定性的设计理念。当时,他们在电子设备预植入He离子辐照诱导纳米空腔,通过空腔捕获辐照缺陷并动态修复晶格。 也就是采用离子注入技术生成可控空腔阵列,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空腔对缺陷的捕获效率。 从技术上来讲,用在超导薄膜里边应该是可行的。 当时正处于国外,天时地利都不行,毕竟,超导薄膜这玩意对于核聚变工程来讲至关重要,可以为核聚变装置提供更高磁场强度、更长寿命的超导磁体。 Jc=3.5×10 A/cm的超导薄膜,顶尖实验室虽然无法实现稳定和量产,但也能做出来。 再超过这个值,就有点扎眼了。 “我怎么感觉,自己是来砸超导薄膜同行的饭碗的。” 许青舟都觉得有些残忍。 “穿梭效应小组至少需要15人。” 许青舟眯着眼,研究所人少,几乎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人都至关重要,这也是他筛选严格的原因,宁可不招,也不能让尸位素餐的人在自己研究所里。 “抽出两个人负责超导薄膜的实验,顺利的话,两个月之内应该就能有成果。” “呼~” 许青舟吐了口气,往椅子上靠了靠,感慨事情太多。 锂枝晶,穿梭效应,超导薄膜,除了这些,还有他先前决定试试的超对称函数理论。 他笑着摇摇头。 幸好现在还年轻,有大把时间把这些东西都做完,打开电脑,这些日子都在弄锂枝晶和穿梭效应的问题,他打算换换脑子,准备先把超导薄膜的自修复纳米空腔技术方向完善好。 8月5日,周一。 清早,空气中就带着一丝丝湿润的泥土气息,昨晚一场夜雨,冲散盛夏的酷暑。 许青舟8点半就醒了,双手枕在脑后,整个人都放松下来,这段时间又是面试又是做实验方案,连周末都在忙,今天宋瑶生日,刚好休息一天。 雨似乎还在下。 这样的天气就适合躺在床上摆烂。 宋瑶睡得正香,梦中鼻子抽了抽,顺便往他这边拱了几下,姿势还十分豪爽,像个八爪鱼一样扒拉在他身上。 熟悉之后,偶像包袱就没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