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要将个人武力与国家荣誉绑定起来,那种心理上的满足,也能燃起熊熊大火。 概因万众呼唤、将士相随,也是一种浪漫。 武威旗招展、甲士御道祝武,引起了很多京城百姓的驻足。 他们有的站立于街道两旁,有的在路边房屋内张望。 既感慨大魏武功之盛,也期望自家子嗣有天能入宫演武、护国兴家。 与之相比的世家子车队,即便再豪华,也不及现役将官们威风。 这种激昂的气氛,直到各州将官步入演武宫才被宫墙隔绝,但更大的欢庆已在暗中积累。 “参试诸士入偏殿更换袍服,不可携带补气灵物,不可有违演武之公。” 在一众内侍的引领下,各州将官依次进入偏殿,换上御赐绣虎袍、犀皮靴、武弁冠。 这种礼服穿着并不舒服,奈何新元灵试取国士有继之意,会有大魏储君前来观武,众将官作为魏臣,需要仪态整肃。 在将官更衣时,内侍主官还嘱咐各州将官。 今日国继演武,四位主审分别是大魏储君、九卿中的卫尉、四镇将军中的东南二镇。 总之就是一句话,来的不是军方大佬,就是日后的国君,能不能通过灵试先不说,一定不能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舞弊。 其实内侍主官的担忧纯粹是多余的,就这58位各州将官,摊上四位大佬亲自观武,哪里会有机会舞弊。 等入试钟声三响之后,各州武官与世家子、勋贵子弟分列三队入场。 总人数其实并不多,也就一百三十人左右,其中有各州世家子四十余人、勋贵子弟二十余人。 到了此时,周元等人终于见到了大魏储君与九卿卫尉、两镇将军。 这四位大魏高层中,仅有一位有身份标识,【40级巡山将军钟赫】。 其身份信息后没有血色骷髅标志,但有名字标识,应该是一个高等级精英怪。 看其衣甲鲜亮、外罩湛蓝战袍,与另一位红袍将军分立储君左右,应是两镇将军之一。 最显眼的当属立于观礼台正中的大魏储君,其身材雄壮、燕颔虬须,看起来大约三十余岁。 “天佑大魏、英才辈出,家有延续、国有传承,武德武运亦有存继。 今四方之士齐聚丰京,为我大魏武运增辉、卫我大魏国祚永昌。 诸君既是我大魏国士,当继先辈开国之志,以武彰威、聚灵护国。” “今日之试,无高下之别、忠义之差,皆乃天地时机、临阵发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