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周元初来丰京时籍籍无名,今日再临时已名满天下。 正是这种巨大的差异,才使得丰京百姓对他更为熟悉。 他们曾亲眼目睹新元榜文,也认为那个名叫周元的少年日后必有一番作为。 可谁也没想到,日后会来的如此之快,更想不到一番作为会是大功业。 这般玄奇经历谁能不好奇,这般功名爵位谁不想瞻仰。 为此百官出迎时,丰京城中亦热闹起来,沿街商铺成了抢手位置,行道两旁成了聚集之地。 一时无论是城中居民,还是勋贵子嗣都想看看今日之靖安侯有何风采。 拥挤推搡间,有人认出与自己争抢临街窗口的同僚是谁家儿郎,不由开口询问道。 “李兄,你这前年的新元榜魁跑来作何,难道你心中不服气,想要找靖安侯比试一番? 若真如此那可太好了,小弟正愁无礼结交靖安侯,没想到兄弟愿意出手相助。” “李兄你听我说,待会儿你纵身一跃去阻道,小弟我及时抓贼得功劳。 如此一来,你我两人各取所需岂不美哉。” 此言一出,争抢一处临街窗口的人同时望向那位李姓武官,且目光火热望其无畏。 那时只待义士纵身一跃,他们便能及时抢功。 “诸位莫要乱来啊,本官是来瞻仰同僚风采的,可不是来给你们送功劳的。” “不对啊,周榜魁已贵为公侯,你同样是榜魁为何与我等挤这观景地?” “···,你拿我与他比,不如找块瓦砾换宝玉。” 眼见前年榜魁没有急公好义之心,同窗之人便对他没了兴趣,再次争抢起显眼位置。 周元的玄奇经历终是造就了一批受害者,如今再提新元榜魁四字,丰京上下心中想的大都是他。 若是他人亦有此名定会被稀奇追问,你真是榜魁?为何我未听说过你的名字。 事实上,新元榜魁每年都有。 但出名者少、无名者多,完成羽林授业者多半会入四武四威营为将,如周元这般盛况不是天下难找,而是仅此一人。 李榜魁还算好的,他是前年榜首还有人记得他,再向前推几年的榜魁更是少有百姓知、多是官吏识。 究其根本,还是新元榜魁的名声具有时效性,若无法持续建功扬名,便会成为正常武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