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根据陈卫民得到的情报,最大起飞重量640吨的安-225超重型运输机,也已经制造完成,正在进行最后的检验,估计马上就要首飞了。 安-225超重型运输机专门为运载航天飞机设计,航天飞机可以趴在他宽阔的机背上。 货舱内部最大载重两百吨,一直到三十年后,这个纪录都没人打破。 其他工厂或者设计局都已经处于停工或者半停工状态,只有安托诺夫设计局依然能够拿到政府的资助。 可见安托诺夫设计局在苏联境内的地位有多重要。 陈卫民下了飞机后,和谢尔盖拥抱了一下。 “谢尔盖,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特别助理杨树林。” 谢尔盖和杨树林握了握手,笑道:“我感受到了你身上的军人气息。” 陈卫民哈哈笑了起来,“谢尔盖,你的鼻子太灵敏了。” 杨树林稍微有点紧张。 因为军人这个词在异国他乡并不是很好的身份。 陈卫民又对杨树林说道:“谢尔盖的父亲是叶戈尔,目前任苏共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苏联经济改革委员会的副主任。” 杨树林非常吃惊。 他怎么都没想到,陈卫民在苏联的路子这么野。 对方在苏联境内的身份,比他在国内的地位还要高很多。 “谢尔盖先生,你好。” “杨,你好,欢迎你来苏联。” 陈卫民问道:“谢尔盖,你怎么到基辅出差?” “我并不是来基辅出差,而是去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 一听黑海造船厂,陈卫民的脑海里立刻想到的瓦良格号。 陈卫民不动声色的问道:“难道你们要买船?” “是的,远东舰队的船已经千疮百孔,我们需要购买新的船只补充,对了,包基洛夫将军让我替他传句话,他说谢谢你的物资。” “哈哈,我们都是朋友,如果将军还需要任何物资,请告诉我。” “谢谢,包基洛夫将军说,如果你愿意,他可以再为你提供一批物资,不过要等你去了远东再谈。” “太感谢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