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见陈卫民盯着航空母舰面色凝重,杨树林安慰道:“咱们国家还没有这样的实力。” 陈卫民反而安慰杨树林,“老杨啊,我给你吃颗定心丸。” “什么定心丸?” “最多四年,我一定让这艘船变成咱们的。” 杨树林只以为这是陈卫民在安慰他,所以没当回事,而且,陈卫民给他许诺的东西太多了,多到杨树林觉得陈卫民在做梦。 “老杨,你知道什么叫三十而立吗?” “考我?别以为我没读过书。” “三十而立指的是,国家有三十艘航空母舰,才能在国际上立足。” 杨树林目瞪口呆,是这么解释的吗? “那四十而不惑呢?” “四十艘航母,全世界没有让我们感到疑惑的了,五十艘航母,其他国家便能知道我们所说的话便是他的天命,六十艘航母,我们说的所有话其他国家都会觉得非常顺耳,七十艘航母,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符合这个星球的规矩。” 过了好一会,杨树林问道:“你是好战分子?” “我热爱和平,愿地球上没有战争,阿门。” 杨树林把这几句话念叨了好几遍。 原来,有些道理可以这样解释? 牛掰。 “陈卫民,美国都没达到立足的地步?” “当然。” 参观了一天时间,陈卫民和杨树林越看压力越大。 这么多船,都要搞回去? “老杨,麻烦你帮我在澳门搞一个拆解公司,主业是废旧船体拆卸,公司法人找个流浪汉就行,而且不能让别人知道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是谁。” “好。” 杨树林没多问什么。 黑海造船厂的厂长康斯坦丁倒是非常热情,他一个劲的在巴结谢尔盖。 陈卫民也和对方相谈甚欢,尤其是得知康斯坦丁的子女在欧洲,陈卫民当场安排人去给他的子女送一批物资,不多,一万美元而已。 但是康斯坦丁已经很知足了,白得的东西谁会嫌少? 回到招待所,王慧仪说胡大海在找陈卫民。 电话一接通,胡大海说道:“老板,你最好回来一趟。” “怎么了?家里出了什么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