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陛下此举,堪比仓颉和神农(求订阅)-《朕非汉废帝》


    第(2/3)页

    利益被侵害,自然就会反对——刘贺确实没有想过这一点。

    大汉百姓说起来都是百姓,但是又各自有不同的身份,每一项政策推出来,都势必是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复杂至极。

    “王傅也是大儒,王傅会反对吗?”刘贺问道。

    “老夫不会反对,反而会支持。”

    “那王傅认为,天下的儒生有几成会反对?”

    王式伸出了一根手指头。

    “一成?”

    “正是。”

    “那朕觉得可行,毕竟不能因咽废食。”

    “但是这一成儒生,却是最有地位的那一成儒生,比如说孔家,陛下遇到的阻力恐怕比给孝武皇帝上庙号时遇到的阻力还要大。”

    王式说到这里,刘贺反倒听得有一些迷糊,这宣纸和印刷术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口气把书印出来,下发到各郡国学当中去,那些大儒又能如何阻挡?

    “朕有些不明白,儒生到底有何方法,可以阻挡此事?”

    “好,那老臣问陛下一个问题,就说这《诗经》,如今分为《齐诗》和《鲁诗》,陛下要印哪一家的?”

    刘贺隐隐感觉到了一些问题,但是他仍然说道:“二者不相上下,自然是都要印。”

    “好,那老夫再问陛下,可这《齐诗》又分为不同的源流,陛下印哪一家又不印哪一家,亦或者是全都印?”

    “自然是全部都要印的。”刘贺虽然如此说着,但是已经有一些犹豫了,口气不像先前那样笃定。

    “如果老夫没有记错,在将来的科举考试中,陛下是想从这经书当中出题吧,那么自然就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来源。”

    “王傅说得没有错,朕正有此意。”

    “那陛下就不可将所有的经书都印出来了。”

    刘贺这次彻底听明白了,王式说的是这经书的正统问题。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之外的各家学说“一网打尽”。

    但是到了今日,儒家内部其实仍然有分野,不只分为各经,各经又分为各派。

    就拿《春秋》来说,先分成了《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而三传又分为各派……

    如此一路细分下来,儒家内部不知道有多少流派。

    以前某一派被立为博士,说起来是官学,但只是地位尊崇,不涉及利益。

    一旦和科举考试相结合,就不只要分高下了,更要分生死。

    那么,具体以哪一派所传的经书为正统,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