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是刘贺要学着和他们相处,而是他们要学着和天子相处。 “好好好,诸位爱卿都说得很好,有你们这样的朝堂栋梁,真是大汉之幸啊。”刘贺心中想着很多事情,但面上却笑得很和煦。 “关于这年号的事情,朕也有些想法,但也没有深思熟虑过,现在说出来,姑且博大家一讪。” 刘贺说得异常诚恳,但是何人敢真的发笑呢,朝臣们的脸上的表情反而比刚还要肃穆认真了一些。 大家知道,过场走完了,四个年号到底孰优孰劣,要听天子来最后定夺了。 “《周易·杂卦》有云: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朕以为,大汉今日虽然昌隆,但仍有弊端,想要富民强汉,让大汉更大,唯有革故鼎新!” “而鼎乃国之重器,乃宗庙社稷之象征,楚庄王就曾在洛水边向周王问鼎之轻重,而孝武皇帝亦有年号曰元鼎。” “朕以为,太学诸博士所取的四个年号都不错,但不如取‘鼎新’二字为年号!” “朕说完了,众卿何人反对,何人赞同啊?”刘贺笑眯眯地问道。 末了的一句话以后会在前殿里反复响起,朝臣们也会被反复拷问。 天子的话说完了,一众朝臣有一些发愣。 不是要在这四个当中选一个吗?为什么天子会毫无征召地再起一个年号。这不就意味着所有的人都猜错了? 这还是小事,在短暂的沉默中,众人都想起了这半个月来反复听到的一些传闻——天子来年要变法推行新政! 当时还不能确定,如今从这年号上来看,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变法也许确实能富民强汉,但有人得利就一定有人受损,未必会是一件好事。 如果天子直接说要变法行新政,那么朝臣还可以劝谏一番,可今日,天子挟倒霍之积威骤然提出此事,无人敢阻拦。 天子就是定个年号,你都要反对,那岂不是大逆不道吗? 沉默持续了片刻,终于有人站出来了,不是反对,而是赞成。 “微臣认为鼎新强于其余四个年号,微臣附议陛下!”略知变法内情的黄霸第一个站了出来。 “微臣亦认为鼎新最佳,附议陛下!”安乐这天子的忠犬也站了出来。 “微臣附议陛下!”魏相本就对变法新政有意,亦起身下拜附议。 “微臣王吉……” “微臣龚遂……” “微臣薛怯……” “微臣王式认为陛下学识卓群,强于我等,鼎新二字最佳!”太学令王式都不曾反对。 几年前就知道天子有意改变大汉旧貌的昌邑旧官们,都齐刷刷地站了出来,附议天子。 再往后就是张安世、丙吉、刘德、韦氏父子等人及其他的朝臣。 终于,在片刻之内,所有朝臣都拜在了天子脚下,支持以“鼎新”为新年号。 刘贺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是一件小事,也是一个新的开端,能轻而易举地完成,是一个好兆头。 “好,朕的第一个年号,定为鼎新,尚书署拟诏,立刻通传大汉!” “陛下圣明!” 你们会知道朕是什么样的天子的。(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