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皇帝要变法,百姓多欣喜;巨室何敢阻,不怕枭首刀?-《朕非汉废帝》


    第(3/3)页

    一时之间,围观的百姓们又开始议论起来:大家都想知道这县官到底要变什么法。

    当议论争吵的声音越来越嘈杂时,人群外突然有人用力地咳了几声,紧接着就有人喊了起来:“许使君来啦!”

    不多时,人们让开了一条路子,暴室令许广汉在众人的注目下,气定神闲地走到了告亭下。

    围观的百姓对许广汉很敬畏,不仅因为他有官身,更因为人们听说他的小女歪打正着地嫁给了一个宗亲:还是一个可能被封侯的宗亲。

    那岂不是天子的亲戚,许氏的祖坟恐怕生发了十余倍不止啊。

    “本官刚才已经听到各位乡党的议论了,天子要变法行新政,目的是富民强国,我等只要听命就可以了,不宜说得过多。”

    许广汉在未央宫自然是一个小角色,但在这平安里却是一个大人物。

    他背着手说这些话的时候,所有人都恭恭敬敬地看着他,让他很是受用。

    “县官虽然仁慈,但是乡党们平日也不可胡言乱语,以免留下了把柄。”

    因言获罪的事情不多,但祸从口出的事情也不少,刚才说得最欢的那几个人已经闭上了嘴。

    “天色已晚,赶紧散了吧,家中的老小还等着你们回去用膳呢。”许广汉端着架子说道。

    “诺。”众人答完之后,纷纷向许广汉行礼,三五成群就各自离开了。

    到了最后,就只剩下那个瘦高的年轻人还在站在原地,笑嘻嘻的,没有要走的意思。

    许广汉来到他的面前,颇为不悦地说道:“你刚才说的话太放肆了,被人听去不好,会被有心之人利用的!”

    “伯父教训得是,愚侄知道了。”

    原来,这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刘病已。

    “我与你说过的,你的身份与众不同,更应该谨言慎行。”许广汉有些不满地说道。

    “愚侄只是随口一说而已,并未想那么多……”

    “以前可以不想,以后就要想了,万万不可像那诏书上的人一样,到头来连个善终也不得。”

    “愚侄明白了。”刘病已终于收起了戏谑的表情,郑重其事地说道。

    “县官来年要重用你,你不可负了圣恩,否则就是忘恩负义之人。”

    “愚侄晓得的,县官对我恩重如山,我定当以死相报!”

    “罢了罢了,什么死不死的,莫要说这些晦气的话,郭侠还等着你把宣酒打回去,快快去打酒,要不是我来寻你,你定要误了时辰。”

    刘病已恍然大悟地一拍脑门,连忙朝着咸亨酒肆的方向跑去。

    许广汉看着刘病已远去的背影,不禁摇了摇头。

    而后他又看了一眼贴在告亭里的那两张诏令,一丝忧色升了起来。

    县官雄才大略,长安城恐怕一时太平不下来啊。(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