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 “樊克,以后你就是朕手中的一支笔,朕让你写什么,你就写什么。” “陛下……”樊克仍然想要拒绝。 “你难道是想抗旨不成?”刘贺有些不悦。 “微臣不敢!” “那就写!” “诺!” 樊克来到了天子侧前那张专属于自己的小案上,手脚麻利地研开了那加过朱砂的墨,悬笔而待。 接着,刘贺看一份奏书,就递给樊克一份,然后再口述自己的意见,由樊克在内阁票拟上批红。 这些批红后的奏书送回内阁之后,由文房拟成诏令之后,会转回来给刘贺加盖玺印,就可发回各衙照办了。 内阁制刚刚实行,刘贺只能盯得紧一些,等顺畅之后,还有后手再来制衡他们。 内阁的票拟大部分都将处置的意见写得很清楚了,大部分批红就是简单得“准”和“驳”两个字。 只有遇到要批“改”字的票拟时,刘贺才会多写几句自己的意见。 “大匠作禹无忧上奏,于北城郭请地三百亩及钱三百万以扩工官,拟如数准其请,令大司农及右扶风协办。” “准!增钱五十万地一百亩。” “昌邑中郎将简寇上奏,请增昌邑郎至三千人如旧法成制,拟如数准其请,令昌邑相、大司农及武库协办。” “准!” “水衡都尉贡禹,请铸新五铢钱三亿,拟如数准其请,令大司农、工官及少府协办。” “准!” “太常苏武,请钱百万修先帝陵墓,拟如数准其请,令大司农协办。” “准!增至二百万钱。” “胶东王音等,请钱二百万整修诸王长安邸,拟准其请,令大司农协办。” “驳!诸王不知减省,不知体恤百姓,致历代先君蒙羞!” “上郡郡守张德,汉军过境时,郡内巨室进献颇多,请赐上郡百万家訾之户减地租三成,拟准其请,令大司农协办。” “驳!百万家訾之户不愁吃穿,何用减租三成,郡守张德不如辞官回家卖葛薯!” …… 刘贺一刻不停地做着决定,樊克也一刻不停地在票拟上代天子批红,君臣二人配合倒是非常默契。 不到一个时辰,刘贺面前那案上的奏书,几乎全部转移到了樊克的案上。 樊克的案很小,那堆得像山一样高的奏书摇摇欲坠,却又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刘贺看向了案上最后那份奏书——来自光禄勋龚遂,关于朝堂上那二十个佐贰官人选的。 他终于打开奏书,先看了看龚遂上奏的六十个候补官员的名录,中规中矩,没有太大的问题。 而后,他又仔细地读了读内阁票拟上最终定下的名录。 只是看了一眼,愤怒至极的刘贺“啪”地一声重重地将奏书拍在了案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