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刻的情形,就如同两军交战对垒,阵前一旦有人倒戈,那么很快就会形成汹汹之势,阵后那些稀里糊涂的人则会被全部裹挟进去。 坐在榻上的刘贺看着整整齐齐跪了一地的儒生和朝臣,终于完完全全地想明白王式为什么要这样做了。 王傅今日是要逼宫了! 这逼宫自然不是为了害刘贺,而是“爱之则为计深远”。 这个“恩师”肯定早已想好了今日的计划:挟辩经取胜之势,送刘贺入圣贤祠,接受天下臣民的祭拜。 刘贺这个学生只不过想统一儒学经意,有限地控制解经权,为科举制和庠学制保驾护航,选拔出一些实干的人才,为大汉天下做一些实事。 这是在为今后十年考虑。 但是,王式这个老师的想法则更加“癫悖”,他要刘贺成为与历代先贤并肩而立的圣人。 这样一来,刘贺可就不是获得部分解经权了,他所说的所有话都会变成圣人之言。 这不是要把刘贺塑造成明君和圣君,简直就是要将他塑造成一个神! 在原来的历史中,有文名的皇帝不在少数。 诗人、作家、画家……不在少数。 鞑清的乾隆一生作诗十万首,也没有显得太过于特殊。 但是,能成为“圣人”的皇帝,还闻所未闻。 刘贺知道,一旦自己点头,那么封建帝制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华夏很有可能形成万世一系的局面。 万事一系是好是坏尚没有定论,但是若能成圣,将来再推其他更加暴烈的新政时,应该会少一些阻力。 至少,那些学“新儒术”的儒生,会围绕在他的身边,成为忠实的拥趸,成为真正的帝党。 这种忠诚会超越忠诚,进而变成信仰。 刘贺不禁感叹,姜还是老的辣。 这王式做事情比自己老辣多了。 这时候,他在心中早已经认可王式的做法,但是他不能自己将话直接应承下来,会有碍观瞻。 那就要看看王式这老家伙的表演了。 “王傅,圣贤祠中祭祀的都是历代的先贤圣人,朕虽是天子,位列其中恐怕仍然不够资格。”刘贺讲话题递了过去。 王式自然听出了天子的言外之意:已经不在是强硬的拒绝了,而是在详谈“入圣贤祠”的条件和流程了。 俗称“划道”。 王式有些激动地抬起了头,立刻就与天子送过来的目光接触在了一起。 此时,所有的人都齐齐整整地跪倒在地上,所以自然无人看见师生二人脸上那一抹心领神会的笑容。 “陛下,《礼记》有言,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可见,自古以来,天子本就有圣人之名。” “如今陛下注疏‘十三经’,提出‘百家合流,独宗儒术’的要旨,更有了圣人之实。” “因此,陛下入圣贤祠接受天下臣民儒生的祭拜,实在是一件名正言顺的事情,符合礼制。” “故老臣以为,当尊陛下为宗圣,以彰陛下之功德。” 王式一气呵成地将心中所想全部说了出来,果然是早已经有了预谋。 有圣人之名实,又获得圣人封号,入圣贤祠岂不是一件顺水推舟的事情? 宗圣,是一个好名字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