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只听刘文继续说道:“不过我看过一本杂书,却清晰的记住了里面的一段话。”刘文看向苏威,以一种仿佛带着浩然正气的声音,威严的说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话据说是一位上古贤君所说,他口中的人镜,指的就是朝中敢于进谏忠言的正直大臣。” “而你苏威苏大宰相,在掌权的时候,不但没有做好人镜,而且还朋党为奸,拉帮结派,排除异己。就跟摧毁外面的镜子一样,不知给先帝打碎了多少面人镜!” “真正的镜子没了,可以重做,但是人镜没了,能重做吗!”刘文狠狠的瞪视着苏威:“到如今,你竟然还好意思说自己行为端正,本王从来没见过你这等厚颜无耻之人!” 刘文这话说完,他带来的那群人,立时都一片哗然。甚至东宫那些跟苏威没有关系的属官,也都相互交头接耳。 “宋王这话说的是啊!正是因为赶走了苏威这样的奸佞,先帝在位时才会政事清明。” “也不知道说这话的,到底是哪位贤君。” “周文王吧,我觉得应该是周文王。” “怎么可能,周文王一直都是商臣,不会说这话的。” “会不会是舜帝。” “我觉得应该是黄帝。” “这句话太有道理了,让我想起了孔夫子《论语•里仁》所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些人不愧是杨广没有启用的,说话做事都不靠谱,完全随性而为。此刻说着说着,竟然把话题给带跑偏了。 但是对苏威的风评,却因为刘文的这几句话,彻底的定性了。 甚至跟苏威有关系的那些门生,此刻也都低着头,没有一个敢出来反驳刘文的。 毕竟,刘文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此刻又突然抛出来一个很难被驳倒的论据,再加上有很多人给他壮大声势,此刻谁出头谁,就会被群起而攻之,让人喷成筛子。 苏威花白的胡子不断乱颤,话都说不出来一句。 杨昭暗暗庆幸。 还好苏威没来就跟他划清了界限。 就凭这段出自古代贤君的话,就凭苏威打碎镜子的比喻,这苏威算是臭老底了,谁跟他混在一起谁倒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