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莫大之能力-《踏出生天》


    第(2/3)页

    原本城中的百姓。是想逃离的,百姓干脆害怕打仗,他们害怕被皇帝争取当兵打仗,但皇帝陛下已经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他发现他招的兵再多,最后都变成了山云秀的属下。

    所以皇帝陛下决定就留这么几座城,决不主动出击,就这样关起门来过日子,也许衫云袖我就能放过的,毕竟大家同出皇族用不着赶尽杀绝,这也是皇族一直遗留下来的传统。

    所谓亲不亲,故乡人,近不近,同族心!

    皇帝陛下始终抱有幻想,他觉得有一天单云秀会来找他向自己承认错误,重新把偌大的天下交给自己,甚至同时会帮助他消灭了赤月国。

    因为他想不通山云秀要这个国家干嘛当这个皇帝干嘛,她又没有儿子,她只有一个孙女,按照皇帝陛下的想法删英雄最好拜倒在自己脚下,把自己的孙女儿献给自己,这样就能亲上加亲,你好我好大家好,皇权永固,天下太平。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李公公,李公公的答复是拼命的磕头圣赞皇帝陛下英明。

    李公公不是个傻子,他从小出生于贫苦的乡村,在世界中也摸爬了多年,走投无路,欠债累累才割去了身上的零件儿,进入了皇宫。

    如同今天这样,他整天听着皇帝说的各种奇葩的,他觉得皇帝的脑袋真是和一般人不大一样。

    在李公公看来,这天底下有地位有财富的人好像都是这样想法,必然和这些穷光蛋不一样,虽然他们想得很离谱,虽然他们的很多想法纯粹是作死,但你真的不能说他们是白痴,因为白痴往往不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白痴也不会举着金元宝到处乱跑,乱跳乱喊出去显摆其实是一种弱智的行为。

    但李公公有一种模糊的感觉,他认为这些上位者这些富贵者一定有种特殊的神灵护佑,不然他们怎么能活到今天?

    别看别人挠的慌,别人背后有神仙,这是李公公小时候就听过的一句话。

    他相信很多人能够为非作歹,能够欺压良善,那是因为他有这个资本,有这个运气,有这个命,而李公公的命就是跟在这些人底下蹭吃蹭喝,过太平日子享福就行。

    一路走来,李公公一步一步的登上高位,他看到自己此前伺候过的很多皇宫娘娘,很多宫中掌权的人都一个一个惨遭不测,甚至失踪,他认定自己背后也是有神仙皮肤的,不然自己也走不到今天。

    当他和皇帝走得越来越近的时候,他渐渐认识到皇帝背后的那个神仙可能也在眷顾自己,既然如此,皇帝说什么那都是对的,跟着皇上走就没错,吃香的喝辣的至少皇帝目前还是活得很滋润的。

    所以李公公建议派人把皇帝的意思写成诏书发送给山云秀朝中的大臣,能留下来的都是一些阿谀奉承,溜须拍马随时准备溜号的主,他们想在这巍巍皇权即将倾覆之际捞上一票再走。

    当皇帝准备让大臣帮自己写这么一个诏书的时候,竟然发现没有人愿意来。

    因为很多人都害怕在这危难之际,在山云霄,如日中天之际,同皇帝走得太近,万一遭到打击报复,很多人别的能力没有战队的本事,那可是很高的见风使舵,顺势而为这事大兴国官员们的。最基本的素质和能力或许也是唯一的吧。

    这不能怪他们,因为一人得到鸡犬升天的事情,一次又一次的发生着,所以大家一致认为好的事情要往前走,坏的事情要跑远,就如地球上的那句话都能长期无亲,有好事莫远离。

    在目前的形势之下,替皇帝写什么诏书,好像并不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选择。

    最终翰林院只派出了一个刚刚进入翰林院的初级讲师。而且皇帝完成这份工作。

    皇帝陛下看到来的并不是那帮老家伙是个新面孔,颇有一些惊讶,但他并不在意这些人,谁敢都无所谓,于是皇帝滔滔不绝的把自己想法说了出来,这位初级讲师不是傻子,他之所以愿意这个时候进。翰林院为皇帝陛下效忠,那实在是因为腹中饥饿,家里揭不开锅了。

    但这个人不傻,他明白,如果把皇帝这些真实写法写上去,交到衫云袖手里,很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半根稻草,最终衫云袖一动之下,会把皇帝陛下连根拔起,很有可能连自己这个题皇帝陛下写诏书的倒霉蛋都会拔出来,扔到荒野里晒干成人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