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敲诈鞑靼,腊肠战术!-《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第(2/3)页

    当然是高的。

    可不接受全族群的人畜都会饿死,而接受了,全族群的人大部分都能活。

    风险,绝对比与如今的大明朝进行国运、族运之战要小得多。

    只要鞑靼、俺答接受此轮定价,胡宗宪便能通过互市,就如杭州府的世界之窗口岸一样,那时怎么摸清倭寇的底线,今后就怎么慢慢摸清鞑靼的底线,从生意买卖上就能对鞑靼进行蚕食。

    就像是“切腊肠”,每次只切下一小片儿,但只要切的次数够多,就能将鞑靼全部吞下。

    不过,军事谋略上的事,胡宗宪向来不愿意与外人提及,在没有实施成功前,更不愿意与外人详聊,以免让皇上、同僚失望。

    李春芳、陈以勤都对胡宗宪提出的粮价觉得合适,点了点头。

    之前皇上在两京一十三省抬高粮价,重启常平仓,以致朝廷亏损几百万两银子的时候,内阁还以为皇上做了亏本生意。

    万万没想到,还不到一个月,皇上、朝廷亏给大明朝百姓的钱,就几倍在鞑靼身上找了回来。

    吾皇圣明啊!

    “这就是靖海侯!这就是大智慧!”张居正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但他的目光始终望着繁重案牍后的高拱,想要听听高拱对这个粮价的意见。

    这一刻。

    张居正身上逐渐显现出与严嵩、徐阶相同的城府和心机。

    他心里对高拱在内阁种种行径已经很是不满了,他倒不是惧怕高拱的夺权,而是不愿意这种“下克上”在内阁继续下去。

    他想知道,在内阁意见如此一致的情况下,高拱是不是还会提出异议,来表达个性。

    小山般的公文后,狼毫笔的笔落声停了停,高拱的声音传出,“我同意汝贞对互市粮食的定价。”

    张居正说不出失望,而感到一丝阴冷,会藏拙的高拱,会和衷共济的高拱,比那个脾气火爆,一旦不满就会掀桌子的高肃卿,或许还要难对付。

    但说到这,内阁会揖基本结束,张居正暂时放下了心中的联想,转而道:“既然如此,那便道停一停手头上的政务,随我一同觐见奏对吧。”

    事多且重大。
    第(2/3)页